厦门市土木建筑学会 第31次厦门建筑结构工程学术座谈会 暨2025年厦门人才服务月活动成功举办
网址: www.xmtmxh.cn 时间: 2025-07-29 15:12:00
厦门市土木建筑学会第31次厦门建筑结构工程学术座谈会暨2025年厦门人才服务月活动于2025年7月26日下午在厦门泛太平洋酒店成功举办。本次沙龙由厦门市土木建筑学会主办,厦门市土木建筑学会结构专业分会和厦门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福建泽祉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会议由厦门市土木建筑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何庆丰主持,厦门市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谢益人、厦门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结构专业分会会长廖文彬,厦门主要建筑设计院、施工图审查机构、建设单位等多家单位的总工、技术专家等80余人参加学术研讨。本次沙龙作为2025年厦门人才服务月的活动之一,旨在搭建高水平技术交流平台,分享复杂工程案例经验,促进结构工程师之间的交流,助力厦门建筑行业人才梯队建设与技术创新。
议题报告阶段,厦门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分享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复杂项目结构设计实践。总工王琪以“厦门大学海韵园二期电影学院钢结构部分超限结构设计”为题,深入剖析了该项目面临的多重挑战。由于建筑造型与功能需求,该项目存在18米大悬挑、扭转位移比大于1.2、尺寸突变、楼板不连续及跃层柱等多项不规则项,属于超限高层建筑。王琪总工详细介绍了设计通过精心布置柱间支撑有效控制结构扭转,并在楼板内设置水平支撑以保障悬挑桁架侧向稳定,成功解决了悬挑桁架的整体平衡与稳定问题,为类似超限项目提供了设计思路。
随后,总工陈巍分享了“同翔高新城体育中心项目结构设计”,该项目为大空间竖向叠合多功能体育场馆,采用钢框架结构体系,大跨度(最大36米)和大悬挑(最大9米)范围广。设计采用双向钢桁架与悬挂结构体系,实现了建筑功能的最大化需求。陈巍总工重点介绍了针对该项目开展的跃层柱屈曲分析、楼板应力分析、楼盖舒适度分析及TMD减振控制、稳定性分析、施工模拟和抗震性能化设计等一系列专项分析方法与关键结构措施,展现了复杂体育建筑结构设计的系统性与精细化。
连滨晔高工分享了“厦门大学法学院扩建项目”的结构设计,该项目是对1987年建成的原法学院建筑进行扩建,场地存在较大高差和大跨度屋盖。他重点阐述了山地建筑结构设计的特殊性、大跨度屋盖的布置策略以及舒适度分析的要点,为类似改扩建及山地建筑项目提供了有益借鉴。
福建泽祉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叶高沈带来了“预制免撑体系及工业上楼的高性能多层钢结构”的主题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国家重点推广的预应力预制免撑体系,该体系通过创新技术实现了预制结构体系的低成本、高效率、节约人工及机械化施工,尤其在大跨度及高荷载工业厂房中优势显著,该技术不仅符合当前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更实现了安全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目前已在国内多个项目中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推动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造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研讨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工陈跃辉介绍了《厦门市高品质住宅项目设计评价导则(试行)》的编制与发布情况,并重点解读了其中结构章节的核心要点,引发了与会者对高品质住宅结构设计标准的深入思考。随后,专家们就大跨度与大悬挑结构设计优化、楼盖舒适度分析与减震控制技术、悬挂结构施工顺序模拟、钢结构防腐蚀设计、预应力预制免撑体系的实际应用要点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分享了各自的工程经验与见解,现场气氛活跃,交流讨论热烈。
会议最后,厦门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结构专业分会会长廖文彬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沙龙分享的主题内容涵盖了公共建筑中的大跨度与大悬挑结构设计、山地建筑设计以及预应力预制免撑体系等多个领域问题,随着竖向叠合大型体育场馆项目的日益增多,本次沙龙针对此类项目设计要点的深入探讨,对后续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他还对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鼓励广大结构工程师积极了解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最后,廖文彬副理事长对承办单位的精心组织和筹备表示衷心感谢。
本次学术沙龙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厦门地区结构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也为解决复杂建筑结构难题、推广绿色建造技术、提升行业整体设计水平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对厦门市结构工程技术的创新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